• 4fb40591a957c40900bf5020bdef3fb

    4fb40591a957c40900bf5020bdef3fb

    發展歷程

    全部分類

    前身四十年(1940~1981年)

    • 分類:發展歷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09 10:26
    • 訪問量:

    【概要描述】各時期發展的主要內容

    前身四十年(1940~1981年)

    【概要描述】各時期發展的主要內容

    • 分類:發展歷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10-09 10:26
    • 訪問量:
    詳情

      ●1940年9月(民國29年),民國政府經濟部部長翁文灝,批準撥款3000大洋,在《中央水工試驗所》內,誕生了國內第一個生產水文儀器的工廠,廠名定為:“水工儀器制造實驗工廠”。

      ●1942年8月為躲避日機轟炸,將工廠遷至重慶寸灘白沙沱鎮。

      ●1946年7月(抗戰勝利后),工廠隨“中央水利實驗處”(即前稱“中央水工試驗所”)動遷至南京糖坊橋60號原日偽“富士鐵工所”。

      工廠在重慶的五年多時間里,仿制成功了美國普萊斯旋杯流速儀,年產百臺以上,同時承擔水文儀器修理業務,還試制成功“水工丙式水準儀”,年產30臺左右。

      ●1947年7月,因工廠場地太小,房屋破損,遂動遷至南京清涼山下龍蟠里。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工廠在糖坊橋、龍蟠里的三年多時間里,除了繼續生產旋杯流速儀、水準儀外,還研制了幾種土工儀器,如土壤剪力儀、固結儀等,還試制成功了自記水位計、P46型含沙量采樣器,同時承擔水文儀器、光學儀器修理業務。

      ●1951年5月,工廠動遷至南京市模范馬路2號(原導淮委員會舊址)。工廠更名為“南京水工儀器廠”,脫離了“中央水利實驗處”,歸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領導。從1953年元月1日起,工廠直屬中央水利部。

      ●1958年,水利、電力兩部合并,同年10月工廠更名為“水利電力部南京水利電力儀表廠”。

      ●1962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水電部在南京組建了“南京水文儀器研究室”,由部直接領導,掛靠在南京水利電力儀表廠。至1968年,該室研制的“612”遙測水位雨量計項目中的遠傳水位計、翻斗式雨量計,以及泥沙強迫過濾器、強迫虹吸裝置、計數器等,通過了鑒定,調壓積時式采樣器也取得階段性成果。

      ●1965年~1969年期間,南京水利電力儀表廠奉命一分為四(南京水利電力儀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西安電站儀表廠、重慶水文儀器廠)。

      ●1951年~1969年期間,工廠產品主要有:水文儀器、土工大壩儀器、光學儀器、電站儀表、熱工儀表、載波機等。水文儀器由一個水文車間專業生產。水文儀器品種已近10種,并已批量生產。

      ●1969年元月7日,以水電部南京水文儀器研究室、南京水利電力儀表廠的水文儀器車間為主體,“內遷”重慶北碚澄江鎮大慶溝,組建成了水電部重慶水文儀器廠(水研室掛靠在廠內)。這是我國唯一的專職研發和生產水文儀器的工廠。

      ●從1969年元月~1981年底重慶水文儀器廠生產水文儀器品種達20余種,總產量近10萬臺/套,供應給全國水利水文部門使用。LS25-1型旋槳流速儀、LS68型旋杯流速儀分別獲得國家銀質獎。

      ●1981年11月26日,根據國家水利水文科技事業發展需要,經水利部批準,以水利部水文儀器研究室和內遷職工為主體,重慶水文儀器廠283名職工遷至南京鐵心橋秦淮新河河畔,組建成了“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內設機構:所辦公室、組織科、政工科、人事科、保衛科、教育科、財務科、供應科、總務科、科研計劃處、情報標準化室、總體方案設計室、遙測遙控研究室、水位雨量儀器研究室、機械結構工藝設計室和中心實驗室、試制工廠。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查看手機版
    下一個:
    下一個:
    這是描述信息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

    電話:(025)52898300 
    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95號
    郵箱:
    nsy@nsy.com.cn

    版權所有: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     蘇ICP備05086125號     中企動力  南京

    版權所有: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     蘇ICP備05086125號     中企動力  南京

    磁力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