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和人才平臺
國際標準化組織水文測驗技術委員會
(ISO/TC 113)及其5個分技術委員會
國內技術對口單位
2022年6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11號文批復,由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承擔ISO/TC 113及其5個分技術委員會的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工作,具體工作由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承擔。單位作為ISO/TC 113國內唯一對口單位全面負責并開展相關國際水文標準化工作(含所有分技術委員會工作)。
ISO/TC 113及其5個分技術委員會基本情況
序號 |
委員會、分委會名稱 |
代號 |
秘書處所在地 |
標準范圍 |
1 |
水文測驗 (Hydrometry) |
TC113 |
印度 |
與明渠的水位、流速、流量、輸沙量、降水、蒸散發、地下水的可利用性和運動規律等水文測驗相關的方法、程序、儀器和設備的標準化工作。 (1)專業術語和符號; (2)監測數據的收集、評估、分析、轉化及表達; (3)不確定性分析。 |
2 |
流速面積法 (Velocity area methods) |
SC 1 |
印度 |
與水文測驗技術相關的方法、程序的標準化。 (1)水位、流速、過水斷面面積、水深計算明渠流量; (2)湖泊和水庫的水位、水量; (3)其他相關標準。 |
3 |
水工建筑物測流(Flow measurement structures) |
SC 2 |
英國 |
水工建筑物的結構設計和性能方面的標準化工作,包括與數據相關的評估、分析、解釋和呈現技術相關的方法和程序。 |
4 |
儀器、設備和數據管理 (Instruments, equipment and data management) |
SC 5 |
中國 |
儀器的性能、數據管理及相關問題的標準化工作。 |
5 |
泥沙輸移(Sediment transport) |
SC 6 |
印度 |
明渠中泥沙排放和輸移的水文測驗技術相關方法和程序的標準化及相關問題。 |
6 |
地下水 (Ground water) |
SC 8 |
韓國 |
評估地下水運動、可持續、補給、流量及含水層特性的測驗方法和相關問題的標準化工作。 |
主要任務:
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在國務院標準化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積極開展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為進一步完善國家水文標準體系、水文標準國際化發展提供參考建議和技術支撐。包括開展國際標準投票、推薦注冊專家、研提國際標準等技術管理工作,組建國內技術對口工作組、組織中國代表團參加ISO/TC113及5個分委會的國際會議、提出我國承辦ISO技術機構會議的申請,負責會議的籌備和組織工作,代表國家標準委積極履行P成員國義務等。
平時積極配合ISO/TC 113秘書處、國家標準委、水利部等開展相關工作。
主要目標:
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始終堅持為科研院所、企業、專家等搭建溝通平臺,組織國內專家團隊積極參與水文標準化工作,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專業服務,助力水利高質量發展。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
電話:(025)52898300
地址: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95號
郵箱:nsy@nsy.com.cn
版權所有: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 蘇ICP備05086125號 中企動力 南京